- · 《船舶物资与市场》栏目[06/29]
- · 《船舶物资与市场》刊物[06/29]
- · 《船舶物资与市场》征稿[06/29]
- · 《船舶物资与市场》投稿[06/29]
船舶物资与场期刊杂志(船舶 杂志)(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姓名:张志俭 专业: 核能科学与工程 方向: 核动力运行与仿真 ;核动力安全可靠性。 简介:男,1963年10月1日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核科学与
姓名:张志俭
专业: 核能科学与工程
方向: 核动力运行与仿真 ;核动力安全可靠性。
简介:男,1963年10月1日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现为核能学会常务理事、船用核动力专业委员会委员、造船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船舶重工集团核安全专家委员会成员。89年5月硕士毕业参加工作,92年5月任讲师,94年晋升为副教授,99年任教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核动力运行仿真和安全可靠性研究工作,在国内杂志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已发表论文19篇,撰写6篇科技报告。共荣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6项,其中5项为第一完成人。95年获中船总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目前主持多项国家和部委科研项目。在核动力运行与仿真、安全可靠性2个方向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
姓名:阎昌琪
专业: 核能科学与工程
方向: 核动力装置性能
简介:男,1955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动力专业分委员会委员、核学会船用核动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核学会反应堆热工流体专业委员会委员。1980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核动力装置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晋升为教授。曾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进修学习;瑞士的苏黎世高等工学院学习和工作。主要的研究工作领域是: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两相流动和传热、强化传热技术及应用等。近来年在强化传热技术等项目研究中获得4项部级科技进步奖。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基础研究项目"核电站固有安全性新方法研究"、"强化传热技术研究"、"仿真模拟器建设"。出版的著作有:《核反应堆工程原理》、《气液两相流》、《核能工程专业英语》、《动力工程专业英语》等。在相关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52篇,收入EI检索5篇。1996年被船舶工业总公司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获黑龙江省优秀留学归国人员报国奖。目前从事的教学课程有:核反应堆工程、两相流体力学、反应堆及核电站安全分析、专业英语等。指导博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是核动力装置性能。
姓名: 韩伟实
专业: 核能科学与工程
方向: 核动力装置设备
简介:男,1949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核学会理事、核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船舶工业国防科技预研舰船动力技术专业组成员、哈尔滨船大工程技术设计研究院能源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核动力装置专业,工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核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承担本科生的"反应堆热工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硕士研究生的"核反应堆工程"、"核动力设备"、 "密封结构与材料"教学;博士研究生的"核反应堆工程设计"教学;长期从事船用核动力的科研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或主要科研成员从事过"核动力装置压力安全系统安全阀研究"、"核动力装置造水系统水位调节器研究"、"大功率蒸汽动力装置关键技术研究"、"零泄漏阀门技术研究"、"新型汽水分离技术研究"等科研工作。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船舶工业总公司和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六项。主持了本校"211工程"子项目之中的"微小型核动力综合实验装置"的建设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小型核动力和超导磁流体推进。近年来,在《核动力工程》、《船舶工程》等刊物和船用核动力年会等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
姓名: 夏虹
专业: 核科学技术与安全
方向: 核科学技术与安全
简介: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1985年起从事核科学技术与安全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误差理论》、《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智能仪表》、《智能检测与数据融合》、《热工测试技术》、《核工程检测技术》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各1部。在测量检测技术方面,对相关理论及其测量方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用自相关、互相关、极性相关等方法检测核动力装置中多项流的流速测量。采用多种传感器综合检测与数据处理方法,检测全船的辐射剂量,解决了核辐射防护的智能监测问题。在核动力装置的故障诊断方面,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设备故障诊断的理论和方法。从方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故障诊断中数据融合的功能模型和计算模型,高度概括、抽象和反映出这种方法的本质特性和关键技术。目前正主持和参加三项”十五”国防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了预研项目多项,其中,二项获得原中船总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核科学与工程》、《核动力工程》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1985年起从事核科学技术与安全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误差理论》、《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智能仪表》、《智能检测与数据融合》、《热工测试技术》、《核工程检测技术》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各1部。在测量检测技术方面,对相关理论及其测量方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用自相关、互相关、极性相关等方法检测核动力装置中多项流的流速测量。采用多种传感器综合检测与数据处理方法,检测全船的辐射剂量,解决了舰船核辐射防护的智能监测问题。在核动力装置的故障诊断方面,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设备故障诊断的理论和方法。从方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故障诊断中数据融合的功能模型和计算模型,高度概括、抽象和反映出这种方法的本质特性和关键技术。目前正主持和参加三项”十五”国防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了预研项目多项,其中,二项获得原中船总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核科学与工程》、《核动力工程》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文章来源:《船舶物资与市场》 网址: http://www.cbwzysc.cn/zonghexinwen/2022/1209/1753.html